一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,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基础知识、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,具有较强的文学审美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,掌握基本的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方法,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,能在教育、科研、出版、新闻、广告、网站和各类型企业等领域从事教学、教研、宣传、文秘、管理以及广告策划、创意、制作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。
二、专业特色
中文系以传承民族优秀文化、培养国家栋梁之才为己任,以教学为中心,学科建设为重点,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,形成了“以人为本,德育为先,全面发展”的教学理念,为莘莘学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。
汉语言文学专业以“学有所专,全面发展”为人才教育理念,注重营造浓厚的人文气息以及和谐、民主、平等的育人环境,尊重学生的人格、情感、自由、爱好,创办“原上草文学社”并出版了《原上草》文学报刊,成立了辞赋研究所,以及鸿渐国学社、话剧团等各种特色社团,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,潜能得到充分开发。

中文系芳华话剧团

2021年度学院足球赛冠军

2021年度院广播操比赛冠军
三、核心课程
现代汉语、古代汉语、语言学概论、基础写作、逻辑学、文学概论、中国传统文化、中国古代文学、中国现代文学、中国当代文学、外国文学。
其中,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被山东省教育厅认定为2019年山东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。
四、就业去向
本专业主要面向党政机关、教育、科研、新闻、出版等部门以及广告传媒公司、网站设计、大中型企业单位,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能力,能从事管理、宣传、教学、科研以及文化策划、广告创意、对外交流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;同时可继续攻读研究生。毕业生就业率和工作满意率高。
五、专家视角
汉语言文学专业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是以中华母语及母语文学为基本内涵、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基础学科,与历史、哲学、艺术等人文学科关系密切,肩负着萃取、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,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、适应社会进步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。通过学习,学生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,培养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文献典籍阅读、审美鉴评能力。学生毕业后能够以专业优势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所长,可继续攻读研究生,也可在行政机关以及文化教育、传媒机构、对外交流等各类企事业单位工作。
六、师资队伍建设情况
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一致高素质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。其中聊城市优秀教师4人,院师德标兵2人;获院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2次,二等奖5次,三等奖5次。教科研成果丰富,近年来,本专业教师发表论文40余篇,其中被CSSCI收录3篇,核心18篇。省级科研项目3项,市社科联项目3项,院级科研项目2项。在院教科研成果评奖中获一等奖3次,二等奖2次,三等奖1次。
七、赛事经历
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,我系鼓励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比赛,以赛带练,让学生真正把课堂搬到应用中。
2013年山东省大学生经典诵读大赛集体组一等奖
2015年山东省大学生艺术节朗诵比赛二等奖
2018年“读中国”山东省大学生诗文诵读大赛本科高校组一等奖
2018年聊城市朗诵比赛二等奖
2019年聊城市朗诵比赛一等奖、二等奖
2020年山东省大学生诵读大赛本科高校组二等奖

山东省大学生经典诵读大赛
八、实习实践实训
实习实践基地:目前本专业与聊城市运河文化博物馆,聊城市孔繁森纪念馆,聊城市公交集团,聊城市东阿文化城,聊城市蒲公英志愿协会,聊城市义工联,聊城市高新区凤凰社区等签订了实习协议,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校外实习实践场所,并派教师负责学生校外实习实践活动的管理,引导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实践教学的目标。
本专业成立了“扬帆志愿者服务队”,平均每年有500多名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服务中去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。



(数据更新时间:2022年6月)